中秋節,正在山上享受靜宓的午睡時光..

突然“叩叩”敲門聲..

原來是山居達人蕭先生要帶大伙兒去看看賴以為生的水源地..

坐著蕭先生的工作車,出發嘍!

DSCN0913.jpg    

中途,在水管較低處,先把水栓打開,任它流吧!讓囤積的泥沙水排掉,

我們繼續上路..

 

原來我們的水源就在相遇森林屋附近哩!

下車開始步行,大伙兒腳程頗快,號稱登山社的我卻遠遠落在後面..

DSCN0897.jpg

 

循著水管前進,終於聽到水聲了..

DSCN0905.jpg

 

蕭先生說昨晚他發現在民宿裡的五個水塔,有兩個用完了,卻遲遲沒有進水..

他知道一定是出了問題,果然發現水管鬆脫了,趕緊接上它..

 

終於來到了水源地..

就是這兒啊!原來我們山上這麼多幢的木屋人口,就靠你供水呀!

真所謂細水長流,聽說這山泉水可過冬,不愁沒水哩!

DSCN0898.jpg

 

除了拉一條水管承接上頭瀑布的水;另外在池子地底下也埋了水管接水。

您瞧..這引水學問可大著呢!利用天然石子、沙礫..層層過濾..

DSCN0903.jpg  DSCN0900.jpg  

  原來山泉水是這麼引來的,一切自個兒買水管一小段一小段..

 牽引了將近2公里的路程..  

真所謂“前人種樹,後人乘涼。”我們就這麼享有現成的山泉水。

引山泉水有個規矩,

“後來的人必須在稍下游處引水,不可在前人的更上游引水,以視尊重。”

聽說,就有人大大方方在上頭引水,被警告而改進了..

DSCN0910.jpg  

下面就放著這不算大的水塔裝著初引來的山泉水,

(水塔一般是越大越好,但是因為要背上山,所以..)

每次來巡查水源,總要順道清清水塔,從底層將水排掉,沉積的泥沙也就流掉了..

 

DSCN0912.jpg  

上車再回到半路上剛剛打開的水栓處,泥沙水還沒流完呢!

又等待了好一陣子,直到水變清澈..

 

就在路邊發現了這一顆好樹“鳥皮九芎

樹形很美,找個好時間再來移植它吧!

DSCN0915.jpg  

 

終於水流變清澈了,將水栓關起來,完成了這趟巡查水源的任務。

 

蕭先生說他很想再接一條水管,同時有兩條水管引水,

一條出問題,還有另外一條可用,較保險..

大伙兒說:何時動工,通知大家吧! 一起來當水電工..

“牽水管引山泉水”是山居生活最重要的民生大計,是山居人必備的基本能力..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Fang 的頭像
    Fang

    宓苑

    F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